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及高效开发(第四节)

第四节  从系统论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世界是关系的集合体,也是过程的集合体,而非实物的集合体。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说,需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

 

一、强化系统的组织功能

系统论着眼于世界的丰富性和行业的复杂性的同时,强调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言而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无论是资源体系,还是运营体系,都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是一个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如果任由系统自然运行,必然会降低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风险性。这就要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有高效的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有科学的宏观规划与分类指导,有完备的政策支撑与服务配套,而这一切都决定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就拿当前亟待解决的规划服务配套与专业人才配套来说,单一的旅游规划、单一的农业规划、单一的景观设计、单一的建筑设计显然都不切合本行业的发展要求,相关专业人才也是紧缺。从源头上看,急需我们的高等院校根据本行业的特点设置对应专业,目前有个别高校开始涉及这方面的专业课程,另外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自抓这项工作伊始,就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十多期培训班,起到了应急辅导的作用,今后一段时间,还得高校培育与社会培训相结合,才能适应本行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系统的创新能力

系统论观点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动态演化原理或过程原理。从哲学上看,这一原理不外是说,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非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在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既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产业,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前提下,需要全面考虑农业产品结构、休闲服务项目、景观环境、文化氛围、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多元耦合与立体叠加,简单地照搬他人的做法以及停留在自己过去的经验上,往往会制约资源的合理匹配,因此,持续创新也是本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喜的是,2012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启动了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创意大赛,此举将极大地提升行业的创新意识与创意热情。

 

三、建立系统的统筹机制

系统论在实践应用中往往采用统筹学的原理,所谓统筹学,指研究如何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全过程中施行统筹管理的有关理论、模型、方法和手段,是数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个学科分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子系统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处理和利用好了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就可谓实现了统筹发展。下面的例子是笔者针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统筹开发建立的一个初级模型,旨在说明建立系统内部统筹机制的必要性和基本路径:

 

园区统筹发展初级模型

1、统筹农村、农业、农民三大主体

2、统筹第一、第二、第三三大产业

3、统筹产前、产中、产后三大板块

4、统筹城市、乡村、园区三大区域

5、统筹生产、科研、物流三大环节

6、统筹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功能

7、统筹核心、示范、辐射三大梯次

8、统筹前期、中期、远期三大阶段

 

四、发挥系统的调配作用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甚至创造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与需要。那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这个系统又是怎么一个现状呢?可以这么说,身处这个时代,我们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资源的优化整合与有效配置;我们不缺少科技,缺少的是科技的配套输出与集成应用;我们不缺少文化,缺少的是文化的价值再现与形式创新;我们甚至不缺少资本与人才,缺少的是资本与人才的快速通道和发展环境。这一切有赖于系统的自我调适与矫正,以及对外部条件的吸引与利用,更需要业界、学界与政界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健全行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呼吁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环境:

 

(一)生态保障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最宝贵的资源,如若开发保护不当,反而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甚至危及当地的生态系统,这点在某些管理混乱的农家乐聚集区已经暴露出来,如不及时处置,对行业将是毁灭性的打击。笔者认为,要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必须加强以下保护措施:

 

1、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在农庄及其邻近范围内,禁止毁林毁草、乱采滥挖野生植物、开山取石、挖土采沙、改变自然水系等破坏生态的行为。

 

2、在农庄及其邻近范围内,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设施和对环境有害的项目;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枯枝落叶、生活垃圾等;控制使用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规模;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减少废弃物与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3、因地制宜地建设消烟除尘、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分类、清理、处置设施,增强污染物处理和达标排放的能力,所有能源及物质不应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污染。

 

4、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轻型、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与设备;建筑物以方便简洁为主,形式不影响视觉景观,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农业生产设施等建设方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5、使用绿色能源,如利用太阳能、沼气、风力、生物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和能耗。

 

6、合理减少用品洗涤次数,减少洗涤剂和水的使用量;对污水进行生态化处理,中水回收利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采用喷灌、滴灌、管渗等先进灌溉技术解决绿化用水。

 

7、道路应采用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建设,高标准做好道路两侧的绿化和排水设施,农庄内要使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提倡徒步、自行车以及畜力等无排放的交通方式。

 

8、农庄绿化与农业种养要以当地物种为主,防止引进外来入侵物种;对景观水体采用微生物、水生植物、岸生植物、鱼类等构成生态水体,达到水体自我净化。

 

9、鼓励将当地的工业品、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手工艺品作为旅游购物商品;杜绝经营、销售野生动物活体、器官、皮毛或标本;推广绿色食品,提倡餐饮适度消费,提供“打包”服务。

 

10、合理划定功能分区,确定合理的环境游客容量,合理设计游览区域和线路,并通过游客服务中心、科普知识讲解标牌、乡土文化读物等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二)行业认知体系

行业的认知度、美誉度和依赖度,意味着市场的认可度和行业的成熟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不久的朝阳产业,经历或者正经历着观念碰撞磨合、理论争鸣交锋、模式探索实践、媒体惯性围观的行业自我认知与市场前期教育阶段。时至今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尚没有一个公认比较精准的定义,其功能作用的分析也有待进一步探究与细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的研究没有成果,也不表示大众对行业缺乏认知。我们之所以强调建立行业认知体系,其一在于扩大行业的影响力,其二在于调动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其三在于通过行业认知提高业界素质,进而满足并挖掘消费者需求。行业认知体系的建立有多种途径,包括政府文件解读、重大规划编制、高层人士讲话、典型示范推介、行业学术论坛、专业书刊出版、媒体专题报道、行业节会活动,以及教育培训、会议座谈、宣传挂图、社会调查、网络推广、短信宣传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认知的主体包括外界与业界,很多理念属于行业智慧的结晶,尤其需要业界达成共识,下面列举几个观点与大家探讨之:

 

   1、一以贯之

所谓一以贯之,就是坚定信念,致力于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休闲农业对接的是大农业、大旅游、大文化、大生态、大教育、大创意、大休闲、大都市,必然成长为一个大产业。休闲农业也是唯一通过资源优势吸引城市各类先进要素持续向农村流动的农业形态,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长远的影响。休闲农业更是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孵化器、试验田、推广站,是其他农业模式与形态的万能胶、吸附剂与收纳袋,可谓一切先进的农业科技、农业模式都可以基于休闲农业的载体得到运用与展现,比如大家比较熟知的集约农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数字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循环农业、都市农业、创汇农业、绿色农业、生物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籽种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低碳农业等等,无一不可与休闲农业相融合,因为休闲农业是对各种农业形态功能的拓展而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我们这么说,并不是为了吹嘘休闲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只是为了让大家认识到休闲农业的巨大潜力而已。与此同时,我们也主张在具体的园区运用“五农整合”高效模式,即以高人气的休闲农业为载体,融入高附加值的创意农业,采用高品质的有机农业,引进高科技的生物农业,做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业,让所在的农村成为美丽时尚的乡村,让园区的农业成为高效快乐的产业,让当地的农民成为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

 

   2、两大资源

乡村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大家往往最先想到的是生态,这一点毋庸置疑,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和本能需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乡村浓浓的人情味,纯真的笑容,质朴的言语,经由乡土文明滋润传承的道义与诚信,这种诚信区别于城市文明中被利益捆绑与制度约束的功利诚信。这种感性上的信任是与乡村生态同等重要的宝贵的软资源,如果我们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失去了以诚信为核心的本真,比如自己不生产绿色有机食品,而是到外面采购无安全保障的大路货,这将导致本行业整体性的崩溃。相反,如果我们秉持诚信待客,市场机会就可以无限放大,不仅仅是餐饮、住宿、农副产品销售等赢利渠道得以拓展,很多新的商业形态都可以引入到休闲农业中来,比如乡村仓储式超市、新奇特产品演示展销中心,甚至是时尚奢侈品的体验营销中心,都可以在休闲农庄中发展起来。关于乡村诚信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旅游业种汲取教训,现在某些旅游风景区做的就是一次性买卖,很难吸引回头客,不仅价格偏高,而且商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低下,各种宰客现象严重,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在景区内消费的根本原因。休闲农业的客源半径比风景区要小,我们要千方百计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除了保护好生态之外,诚信就是最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甚至将诚信列为了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软资源。

 

   3、三多原则

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过程中,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原生态),尊重文化多元性(活文化),满足需求多变性(真生活),简称“三多”原则。其中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最典型的如湿地公园);文化多元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最典型的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演示中心);满足需求多变性是因为消费群体和消费理念的变化决定供需市场的变化,无论低层次的生存需求,还是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变化总是无时不在的,唯有引领显性需求,挖掘隐形需求,才能满足需求的多变性(最典型的如开心农场)。

 

    4、四生理念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前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三生理念,随着实践的深入,大家越来越觉得休闲农业带给业主与顾客最高层次的享受是深度的互动体验,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探索,是身体的调养与心灵的愉悦,进而将这些非物质的感受统称为“生命感悟”,由此形成了休闲农业的四生理念。

 

  5、五味思想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与本质表现,比如乡土味、文化味、人情味,这三种味道是最基本的要求,偏离了这三个方向,就不再是真正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了,在“三味”的基础上,我们还强调有趣味,包括趣味运动、趣味教育、趣味劳动、趣味营销等等,只有趣味性在各个环节得到体现,才能调动顾客深度体验的积极性和快乐感,做到了上述四味,自然就能达到“值得回味”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促使顾客做一个津津乐道的义务宣传员,能勾起顾客美好的回忆并最终促成回头消费的目标。

 

    6、六种境界

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功能与品位,大致有六个方向:一是山与水的交融,这是满足空间审美的主观性与普遍性;二是城与乡的互动,这是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性与重塑性;三是动与静的结合,这是统筹乡村休闲的舒适性与趣味性;四是古与今的对话,这是保持文化传承的连贯性与鲜活性;五是中与西的合璧,这是匹配信息社会的时效性与开放性;六是情与景的升华,这是掌控细节处理的艺术性与灵活性。能做到这六点,我们也称之为达到了六种境界。

 

(三)学科支撑体系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界的支撑,学界的贡献力度,也依赖于学科体系的建设,现在我们呼吁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学科体系,既有相关学科的基础,更有市场迫切的需求,可谓恰逢其时。在这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不妨走专项课题研究与常规学历教育相结合的路子,需要落实的事情大概如下:一是课题的主管与主持单位;二是课题的实践与协作单位;三是学科带头人;四是紧密与松散兼顾的专家学者群;五是课题计划与学科大纲;六是学术展示与探讨平台;七是研究成果汇编审核与转化渠道;八是与这门学科相关的专业设置、教材编写、技能认定、职称考核、标准制定、机构审批、认证管理等。一门学科就是一个特定的学术生态圈,其分工与合作都是很明确的,大家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去选择研究链的上游、中游或者下游来开展工作。以下是笔者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课题研究方向的粗浅分类:

 

1、本学科的上游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定义、功能概括、形态分类、范畴界定、发展历程和中外比照;二是相关政策法规的修订与起草;三是相关标准的修订与起草;四是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研究;五是本行业形象识别体系设计与行业文化研究;六是本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构架与机制流程的效率优化研究;七是趋势预测与行业预警;八是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化应用研究;九是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两型”社会建设等重大课题的对接;十是与其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接。基础研究需要抓紧立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上级政府与相关部门主导、科研院校与中介机构参与、协会组织与实体企业配合的形式来开展。

 

2、本学科的中游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规划设计的策略研究;二是配套产业发展规划与资源整合的策略研究;三是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研究与推广策略;四是农产品物流体系与食品安全体系的研究;五是单项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在本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六是景观环境、特色产品与个性服务等单元要素的研究;七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融投资研究;八是项目营销策划与运营管理研究。应用研究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转化渠道,可由各级协会牵头,鼓励中介机构与科研院校自主开展,研究成果经审订后可汇编成培训教材,每年举行休闲农业高峰论坛,对积极从事应用研究并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进行表彰与奖励。

 

3、本学科的下游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拓展性研究

顾名思义,拓展性研究就是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基质,采用发散思维与嫁接手段与其它学科对接,衍生出一系列跨学科的具有创新意义和公共价值的子课题。拓展性研究既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细节提质与形态升级的强大动力,又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其它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拓展性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基本上可遵从“万物为我所用,一切皆有可能”的理念,但主题选择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选定主题后需要进行深入透彻的盘点分析,再加上独特创意说明或应用指导意见。在此,单从子课题的名称举几个例子,比如《蔬菜瓜果榨汁搭配方法与推广技巧》、《乡村婚纱摄影场景选择与造型创意》、《特色菜谱与新奇菜名创意研究》、《保健植物气味疗法与养生研究》、《乡村墙绘艺术表现形式及题材集锦》、《农庄开设特色格子铺的可行性研究与实施建议》、《景区各类标识牌广告经营方案与操作细则》等,由此可见,拓展性研究既具有前瞻性和通用性,又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参与研究的主体基本不受限制,是当前尤为值得广泛倡导的研究领域。

——-分割线——–

微信搜索【nyyqnet】

农业引擎www.agrisky.cn,

博主微信:agrisky

新浪微博@agrisky白春明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博主致力于农业规划、农场经营、品牌农业and农业投资方面的研究咨询工作。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