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2011-2015年)

辽宁省辽中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2011-2015年)

 

  2010年9月辽中县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志着我县农业已进入全国现代农业先进行列。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部署和“明确目标,制定规划”的具体要求,依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结合《辽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加快我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特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

(一)示范区发展成效

近年来,辽中县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关精神,坚持用创新思维和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外向度显著提高,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并已形成了以设施蔬菜、粮食、淡水鱼和畜牧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各项工作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辽中先后被评为“全国菜蓝子先进县”、“全国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单位”、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淡水鱼)标准化创建示范区”、 “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并连续七年被省海洋与渔业厅授予“全省渔业倍增发展优胜单位”荣誉称号。一是粮食生产连年丰产,粮食生产连续7年突破10亿斤以上;二是设施蔬菜快速发展,设施蔬菜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面积发展到28万亩,年产蔬菜80万吨,设施蔬菜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三是淡水养殖优化升级,淡水鱼养殖面积9.22万亩,年产量8.22万吨,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已建标准化水产养殖小区151个,其中建成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场26家,被认定为辽宁省 “淡水鱼特产之乡”;四是畜牧养殖规模发展,全县已建成省级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50个,现代化种猪繁育场4家,辐射全国的肉牛交易市场1处,牛粪有机肥场2家,饲料生产企业28家,从事畜产品交易的经纪人达到2000多人,肉牛饲养量50万头,生猪饲养量171万头。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262.2亿元,农业总产值9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50元。

(二)存在不足

虽然我县农业在不断向前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矛盾和不足:一是农田基础设施老化、落后现象较严重;二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还不高;三是农业机械化除粮食生产之外,其他领域还很低;四是务农农民年龄老化,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五是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低。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主线,以果蔬和肉牛农业经济区为核心区,以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为带动示范区,以7万亩高标准水产养殖基地为项目示范区,以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为推动,全面完成做大发展空间、做强主导产业和做优发展环境三大任务,加速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加速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利用5年时间,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60亿元。年平均递增12.7%。农业增加值实现72亿元,年平均递增11.8%。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0元,比十一五末期翻一番。力争通过努力,使辽中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聚集区,最终成为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2、发展目标:

主导产业为设施蔬菜、粮食、淡水鱼、畜牧。

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以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小区和国家蔬菜标准园为重点,推进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二是确保粮食产量,以创建国家粮食高产示范区为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有效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三是做优淡水养殖业,优化淡水养殖品种,推进高标准养殖池塘建设。四是做强畜牧养殖业,要调整畜牧品种结构,建设高标准规模畜牧养殖场,完善畜牧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进程。

区域布局为“一园、三区”。

——食品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重点引进大中型食品企业集团,同时大力发展休闲食品企业和食品加工配套企业,着力培育中小型食品企业集群。最终把沈阳近海食品加工园区打造成集农产品交易,深加工、无公害检测、仓储、集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全省知名的食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和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果蔬经济区。以养士堡和冷子堡镇为核心,辐射刘二堡、潘家堡、城郊、六间房等镇,以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为重点,建设十大线、乌杨线两条绿色果蔬长廊,打造北方最大的绿色果蔬出口生产基地。到2015年,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50万亩。

——肉牛经济区。以朱家房和肖寨门镇为核心,辐射老观坨、于家房两镇,采取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带基地的发展模式,建设集肉牛养殖、繁育、加工、交易、展示于一体的,北方最大的优质肉牛产业化基地。到2015年,全县年优质肉牛饲养量达到80万头。

——林果经济区。以河西四镇为重点发展区域,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积极发展林地经济。建设集木材加工、果品生产、林下经济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区。到2015年,林果总面积达到35万亩。

3、具体目标

——生产发展目标

发展设施农业15万亩,总量达到5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大棚40万亩,小拱棚及地膜10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10万吨,蔬菜商品率达到95%。创建国家蔬菜标准园10个。

稳定粮食面积102万亩,粮食单产平均提高100公斤,单产由511.6公斤/亩增加到612公斤/亩,总产实现63万吨,粮食商品率达到89%。重点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新增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50个,达到81个,覆盖面达到79%;

调整淡水养殖品种,7万亩精养池塘全面实施健康养殖,建设高标准养鱼池塘2万亩,淡水鱼总产量10.5万吨。

畜牧养殖规模化规模化,生猪饲养量200万头,出栏150万头;肉牛饲养量100万头,出栏70万头;肉类总产量40万吨。

——农业基础设施目标

设施蔬菜标准化小区达到1000个,实现温室大棚卷帘自动化,微灌、管灌自动化,喷洒农药自动化,管理智能化。

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辽中核心区”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改造中高低产田3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抗洪标准20年一遇、抗旱机电井分布合理,抗旱能力达到70天以上。

新建畜牧养殖小区300个,达到650个。对规模养殖场实施粪污改造工程,建设沼气池5000座,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目标。

建设大型蔬菜产地批发市场2个,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百户农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20台。

——科技推广体系目标

到2015年,优质水稻、专用玉米的良种覆盖率均达到99%。蔬菜名特优新品种覆盖率达到70%。优质瘦肉型三元猪达到90%。淡水养殖的名特优新品种达到80%。

推广温室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10万亩,覆盖面为25%。推广水稻工厂化育苗50万亩,实现水稻机插秧率92.5%。推广土壤机械深松10万亩。

继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乡镇区域站职能,发挥100名农业技术员指导1000名骨干示范户,骨干示范户带动20000户农民示范区的推广体系作用。

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质检中心职能,建立质量安全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

种植业抓好植保体系、农田监测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良种繁育体系:生猪以运达、树新、吉嘉种猪场为依托,加大祖代及父母代优良种猪饲养量,到2015年供应父母代种猪5万头,实现自繁自养目标。加大基础母牛饲养量,到2015年达到10万头。新扩建猪、牛人工改良站点20个,确保全县猪、牛良种率达到100%;

推广淡水鱼健康养殖技术,全面实施标准化养殖。

——农业机械化目标

力争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将达到50万千瓦,百亩农机总动力将达到43千瓦,农业机械化率从目前的67%提高到75%。重点提高水稻插秧、水稻、玉米收割的机械化水平,着力推广全程机械化。

——产业化发展目标

到2015年市级龙头企业从45家发展到60家,省级龙头企业从4家发展到8家,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要扩大规模,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提高带动能力。

——品种与品质目标

设施农业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认证增加50%,达到75个。

“三品认证”从76.5万亩增加到100万亩。水稻、玉米全部达到绿色食品A级标准。

水产品无公害认证产量从0.7万吨增加到2万吨,绿色食品A级从1500吨增加到1万吨。

生猪的无公害认证从现在的1万吨增加到10万吨,绿色生猪要实现零的突破,发展到1万吨。

——机制体制创新目标

加强土地适度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从294家发展到500家,入社户数要达农户总数的90%。

——农民教育培训目标

以国家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和省级设施农业培训为依托,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一产业农民培训率要达到90%。以科研院所为依托,推广饲喂、饲草料生产加工、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到2015年,确保户户有专家,从业人员人人懂技术。

——节约型农业发展目标

加速推进畜禽→沼肥→粮菜的生态有机循环种养模式的推广,实现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开发。到2015年,实现年生产优质有机肥50万吨。

三、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大力发展优质、生态、高效、设施农业,推进“一园”、“五区”格局开发建设,按照“特色+规模+科技含量+品牌”的思路,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系列品牌,逐步形成独具辽中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加快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不断巩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到2015年,高效设施农业占农业比重达85%;农产品转化率达60%以上;绿色有机食品占有率达80%。

(一)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做精果蔬业、做强养殖业、做大稻谷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无公害蔬菜、有机食品、花卉等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加快“食品加工园”的开发建设,加快“三大经济区”发展,打造“五大基地”,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现代设施花卉产业。以六间房、茨榆坨、肖寨门等乡镇为重点,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花卉出口示范基地。到2015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年销售额实现8亿元,建成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年交易额在15亿元的花卉交易市场,成为东北花卉产业基地和物流交易中心。

现代淡水养殖产业。以冷子堡淡水鱼主导产业区为核心,辐射刘二堡、杨士岗、潘家堡等镇,培育规模养殖企业,到2015年,建成5万亩精品淡水鱼养殖及良种繁育基地,带动养殖户5000户,年出口精品特养淡水鱼2万吨,渔业年产值实现20亿元,打造集养殖、出口创汇为一体的东北淡水养殖第一县。

现代稻谷加工产业。以杨士岗、刘二堡等镇稻米生产及加工主导产业区为核心,建设50万亩优质绿色水稻及15万亩油料作物生产基地。培育整合现有稻米加工企业,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米业航母”。重点引进优质绿色大米加工、油料深加工等产业项目。到2015年,引进企业50家,投资规模达20亿元,年产值实现30亿元,安排5000人就业,辐射带动农户5万户,建成东北最大的稻谷加工基地和销售集散地。

现代畜禽养殖产业。以茨于坨、满都户、大黑、牛心坨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培育畜禽养殖基地,实施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加快现代化畜禽产业发展步伐。重点引进畜禽产品精深加工、饲料生产等项目。到2015年,精深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家,总投资达5亿元,实现产值10亿元,安排就业人员6000人,带动农户5万户,成为全国优质畜产品供应基地。

现代休闲农业产业。以珍珠湖现代农业观光园为核心,辐射蒲河沿线各镇,加快建设观光农业旅游服务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地,打造集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租赁农业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聚集区。

(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沃土工程,改良农田土壤结构,继续保持粮食稳定生产;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防洪、灌溉、排涝三大体系,实施辽绕、辽蒲、浑蒲60万亩三大涝片治理工程、近海绿洲河道拓宽工程、团结大闸改造、水库两岸围堤及蒲河乌伯牛回水堤堤防加固工程,推进辽、浑、绕、蒲河道堤防“五化”标准;着重对小流域进行治理,实施重点排干的清淤工程;加速农田林网建设、路网改造。到2015年,新增节水设施配套20万亩,防风固沙治理达到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森林覆盖率达到36%,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发展水稻、玉米等作物全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主要环节机械化生产,努力提高农机装备和农机化水平。到201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0万千瓦,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建设国家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

(三)构建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完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进程,建设县、镇(乡)、村三级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不断完善农村服务组织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拓展新技术推广,完善病虫害测报、农资供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造提升大宗农产品市场,强化县域农产品交易中心功能。贯彻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发展权力和合法利益。

(四)推进农业环境生态化

大力推行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工程,建成50个养殖标准化生产企业,“十二五”期间所有规模养殖场实现粪尿处理与沼气建设相配套,畜牧业要与农村能源和种植业协调发展;推进农村绿化工程,结合新农村改造,合理利用公共地、闲置地、道路、河道的村庄绿化内容,营造经济林建设,并与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相结合;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推进测土配方的化肥减施工程和推广高效低毒农药的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做好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保护利用,使辽中天蓝、地绿、水清、气爽。

四、重大农业项目

1、辽中县农村经济局果蔬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2160万元,包括(1)果蔬经济区观光路建设。(2)果蔬经济区棚区功能作业路建设。(3)农产品展示交易大厅建设。

2、辽中县农村经济局千亿斤粮食工程建设项目,投资1750万元,面积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一牛心坨镇西房身、姜家村为核心,辐射河西四乡镇,土地整理、小型水利建设、农田林网、机耕路、农技推广体系、配肥站建设等。

3、辽中县农村经济局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项目,投资440万元。

4、沈阳树新畜牧有限公司生物菌制取肥料农药项目,投资1500万元,占地37.5亩,建生产车间、库房4450平方米,化验室及菌种培养室100平方米,购抛翻机、粉碎机、造粒机、干燥机等设备。

5、辽中县运达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建设种猪繁育有限公司产业化项目,投资5亿元,建设猪舍1.3万平方米,粪污处理沼气综合利用及发电、全自动数字化管理系统。无公害饲料厂、有机肥加工厂,屠宰生产线及绿色食品销售网络。

6、辽中县水利局建设农村集中连片供水工程,投资1.92亿元,集中供水工程16处,输水管道160万米。

7、辽中县水利局建设蒲河河道生态建设项目,投资1.14亿元,建筑物改建9座,堤防标准化建设,河道整治。

8、辽中县水利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7860万元,水源井46处、建房46处、管网铺设160万米。水处理设施46处。

9、辽中县水利局蒲河支流整治工程,投资7700万元,防洪闸建设3座及三条回水堤堤顶砂石路建设、河道清淤及整形。

10、辽中县水利局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投资6780万元,发展喷灌面积9万亩,发展棚菜滴灌2.5万亩。

11、辽中县水利局建设吴家屯自来水水厂项目,投资5990万元,管线37200米,滤水车间1000m2,供水泵房160m2,电控室160m2,水源井10眼。

12、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肉牛屠宰加工厂项目(近海经济区食品工业园),投资2.8亿元,包括:(1)建屠宰车间10000㎡。(2)建办公楼及工人宿舍3000㎡。(3)购置屠宰机械设备。(4)水电配套。(5)购置生产用车。

13、辽中县林业局建设沈阳蒲河湿地景观绿化工程,投资3亿元建设蒲河湿地绿化工程2万亩。

14、辽中县林业局建设沈阳仙子湖(珍珠湖)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恢复工程,投资1.2亿元,勘界与界桩,界牌和浮标工程,建生态监测管理站四个,瞭望塔四个,退渔还湿、退耕还湿地工程。

15、辽中县林业局林果经济区建设项目,投资8000万元,栽培寒富苹果6万亩。

16、辽中县林业局林下经济建设项目,投资8000万元,发展林下经济3万元。

五、主要措施

(一)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二是推动土地经营体制创新,引导和鼓励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采用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把分散的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有偿、合理、有序地向农业专业户、农业民营企业流转,实行规模经营。

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发育壮大,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动我县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到2015年,发展3-5家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扩规增量、升级换代,迅速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重点在粮食、蔬菜、畜牧、水产、经济林、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以农户为主体,以基地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实行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种养加工相结合,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创立一批品牌,形成品牌优势,促进农业向效益型、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重点抓好生产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对农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着重在土地使用、信贷融资、税费征收、法律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二)健全农技推广和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

重点在种子培育、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农机耕作、农产品收购等方面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企业化管理,推行专业化经营,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程服务,形成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分工合理的经营机制。

按照《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结合农业农业实际和现代农业发展任务,切实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配全镇村级,彻底改变镇级农技队伍,年龄严重老化,专业不对口的局面,加强村级农业人员的集训,提高指导农业、服务农业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中心站装备建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工作需要。

(三)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投融资体制。

一是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投入为支撑,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方式。凡属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项目,要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人参与投入;凡属合乎国家农村产业政策的竞争性项目,以经营者投入为主,财政、信贷扶持为辅;凡属一般的经营性项目应由经营者作为投资主体。二是建立投资激励机制。运用价格、税率、信贷利率、收费、奖励等激励机制,鼓励农民、个人、企业经营者、外商、引资开发农业项目。三是健全投资责任和风险约束机制。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使经营者自担风险、依法经营,真正成为投融资主体。四是建立投资中介机构,健全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资融资、引资机制,强化对中介机构的法律、法规约束。五是引进市场机制,改革金融信贷投资体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金融部门与农业项目经营者共同投资、共同发展、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银行农业相结合的资金融通新机制。六是建立资本市场体系,增强市场融资能力。建立健全常熟市农村合作基金组织、农村发展投资基金等非金融性资本市场,通过居民参股、推荐农业企业上市、投资基金商投资、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促使国内外资本市场资金投向农业企业或农业项目。同时,运用法律法规手段加强对融资资金运用的监督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确保资本市场有序地正常地运转。

(四)加强农业法制意识,确保现代农业顺利发展。

加大法制培训教育和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一是开展对基层管理人员执法业务知识及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二是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对农药种子(种苗)经营者、兽药经营者、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经营者等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以切实提高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农业法制意识,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农资市场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三是加强农业行政执法、检查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确保农民利益;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及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监管,确保消费者利益。四是推进行政公开,阳光办事,做到办事公平公正。

(五)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导。

把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来抓,纳入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统一领导创建工作。各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协调配合,确保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顺利推进。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二日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