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全文

《山东省平度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全文

山东省平度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

  按照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2015年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平度市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位置,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地区之一,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195天,年平均降雨量680毫米。全市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万亩,水域7万亩,山林面积32万亩。总人口137万人,辖2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88个行政村。2010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24.2亿元,可比增长14.7%;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增长2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33元,分别增长12.6%、14.5%。

平度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物产丰富,农产品久负盛名,区域和资源优势十分优越。常年种植粮食300多万亩,花生50万亩,果品39万亩,蔬菜70万亩,是全国闻名的粮食主产县、强筋小麦生产优势区域、全国商品油料生产基地、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山东省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基地。平度曾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花生之乡”、“中国葡萄之乡”、 “中国大姜之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食品工业强市”、“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等荣誉称号。2010年,依靠现代农业取得的长足发展,我市又相继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今年,我市大泽山葡萄观光园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一)农业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一是粮食生产跻身全国前列。2010年,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315.06万亩,总产达到149.7万吨,增长1.2%,实现连续八年增产,第六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荣誉称号。二是花生生产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花生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18万吨,商品率为90.2%,年出口创汇6400万美元。1985年,创造了万亩花生单产超千斤的全国大面积高产记录,研究的花生大面积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9-1995年,花生总产连续7年居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一位(此后国家未做百强排序)。三是蔬菜生产规模效益显著。全市蔬菜播种面积70万亩,2010年总产达到289.6万吨,占青岛市蔬菜总产量的32.5%,产值近36.5亿元,商品率94.7%。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蔬菜标准园创建示范县,是青岛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大蒜、大姜、辣椒、圆葱、芋头等一批出口创汇型蔬菜已发展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市场,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四是果品产业特色鲜明。全市果园面积39万亩,80%分布在北部10个山区丘陵镇,其中苹果15万亩,葡萄10万亩,甜樱桃2万亩,桃2万亩和草莓1万亩。2010年,全市果品总产量4.6亿公斤,产值17.6亿元。

(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良好。几年来,借助国家、青岛市各类农业项目的实施,每年投入建设资金3亿多元,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并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从2004年开始,平度市先后承担了青岛市粮油果菜“四个百万亩工程”,实施面积超过120万亩,已建成粮食和蔬菜示范区64万亩。从2009年开始,平度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扶持设施大棚建设,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23万亩。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农村新能源建设、村村通工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大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全市农业有效灌溉面积241.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7.9%,节水灌溉率达到57%,灌溉水利用率55%,土壤有机质含量1.2%。农机总动力288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程度达86%。农田林网化面积197.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8.6%。完成村村通油路里程2400多公里,通村率达到99%。全市1万余户农村家庭使用了清洁、卫生的沼气新能源,年节省用能资金500万元以上。

(三)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发布了地方农业生产标准60项,主要农产品生产全部实现有标可依。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60处,面积13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2.6%。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06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保护区域面积达到16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以上,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平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获得了农业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市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站获得省级计量认证,具备了对农产品生产、储运、销售及产地环境等从田间到餐桌进行全程监控的检测能力。全市建有镇级检测站5个,企业检测点40个。完善了11处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公示、不合格产品追溯等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了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场地挂钩”机制,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了一批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了一批辐射面广的中小型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企业群体。围绕优势主导产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服务指导等措施,抓规范、育典型、搞示范,积极推进以“四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合作社创建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50余家,加工率45%,年实现销售收入137亿元。拥有农业产业化青岛市龙头企业8家,省级3家,国家级1家,年可加工转化农产品30多万吨,带动基地种植面积40多万亩,年增加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9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6万户,年销售农副产品160万吨。拥有南村蔬菜、仁禾生姜两处农业部定点产地批发市场和全国交易量最大的何家店花生批发市场,全市年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交易市场9个。

(五)农产品品牌培育效果显著。充分挖掘培育地方特色品种,不断做大做强具有传统优势、地域特色、高端品质的农产品品牌,打造以“绿色、时尚、生态、健康”为特色的高品质农产品,全面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全市注册农产品商标150多个,拥有青岛市以上著名商标11个,青岛市以上名牌农产品18个,其中马家沟芹菜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大泽山葡萄、喜燕牌花生油成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同时,充分挖掘特色产品的历史文化内涵,做好名牌延伸工作,着力打造农产品名牌集群产业。规划建设了万亩马家沟芹菜产业园,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芹菜博物馆,成为展示和传播马家沟芹菜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大泽山镇的芝莱山下,建成中国首家鲜食葡萄博物馆,实现了大泽山葡萄文化与芝莱山文化的有机融合。2008年,成功启动了青丰一号小麦、马家沟芹菜、大黄埠西瓜、大黄埠樱桃西红柿4个品种的太空育种试验,开启了平度市农作物育种新篇章,打造了品牌农业发展新亮点。连续多年高水平举办了春季云山大樱桃、夏季明村西瓜、秋季大泽山葡萄、冬季马家沟芹菜文化节等“四季节庆”活动,赋予农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平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市农业局现有在编人员115人,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16人,农艺师43人,拥有先进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壤检测、植物检疫等仪器设备,先后获得“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先进集体”、“省农技推广先进集体”、“全省农民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省十佳农技协会”等20多项荣誉称号。全市设有镇级农业服务中心30个,在编人员209人,专业技术人员178 人。近几年,在充分发挥市镇两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作用的基础上,我市着眼于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服务手段,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不断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在加强传统技术推广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推广载体。创立了平度农业门户网站——江北(平度)农业信息网和技术推广类刊物《平度农业》等新的科技推广载体。通过网站公开发布政策、技术、购销等各类信息,并设立专家在线栏目,方便农民查阅咨询。结合农时季节,每月编印《平度农业》,发至全市1788个村和8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大提高了“科技明白纸”的利用率。加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在蔬菜、果品等优势产业上,不断增强栽培技术、加工、保鲜、贮运等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每年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70多项,良种化程度达到100%,新技术覆盖率超过85%。积极开展“科技人员联系种植大户”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活动,初步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科技入户率达到90%。同时,利用职教中心、农业广播学校、远程教育等培训手段,对全市农民进行广覆盖的教育培训。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高端特色品牌农业建设,实施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现代化装备,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五年集中建设,打造集先进性、示范性、经济性、创新性于一体,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青岛、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树立样板,探索路子。

三、建设原则

1、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根椐平度农业产业特色,明确建设目标,突出建设重点,彰显产业特色,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示范区,形成一区多园、一区多点的发展格局,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2、发挥优势,重在提升。发挥示范区基础优势和产业优势,保持传统特色,注重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主导产业优势的提升,产品品质品位的升级。

3、整合资源,集中建设。示范区建设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可行性,优化各类生产要素,整合各项农业建设资金,集中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4、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积极争取国家、省、青岛各类项目及资金支持,采用招商引资、社会赞助、农民自筹等方式,保障示范区建设资金及时足额投入,快树形象,早见成效。

四、建设目标

示范区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粮食、花生、果品、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坚持点线面结合,进一步调结构、转方式,巩固提升传统粮油,重点突破园艺果菜,强化主导产业升级和项目支撑,实现“五化六提高”。“五化”即:示范区实现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效益最大化。“六提高”即:示范区粮油产量显著提高。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作物在种植方式上实行两年三作轮作制。小麦单产由446公斤提高到550公斤,玉米单产由508公斤提高到650公斤,花生单产由330公斤提高到360公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由1:3.5提高到1:4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由3万元提高到4万元以上。科技支撑作用显著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5%以上,科技贡献率由53%提高到6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率由51%提高到60%以上。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以上,50%以上合作社达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四化”标准。种植效益显著提高。粮食亩收入由1035元提高到1350元,花生亩收入由1367元提高到1480元,蔬菜亩收入由3787元提高到4680元,果品亩收入由3330元提高到4330元。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13%左右,到2015年达到18000元。

五、建设任务

按照示范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依据示范区主导产业特点,坚持点线面结合,“点”重点突破精品农业示范基地、万亩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线”重点突破沿交通要道特色产业带,“面”重点突破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带动全市农业步入生态、健康、绿色发展轨道。集中力量完成以下五项建设任务。

(一)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促进粮油菜果产业升级

以稳定粮油面积,提高单产,增加高效蔬菜、果品面积为方向,进一步规范和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按照产业布局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强粮油菜果生产能力。扶持壮大育种育苗企业,提升种苗产业水平。

1、粮食产业。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出发点,以高产创建为切入点,以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和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为载体,在蓼兰、万家、白埠、崔家集等17个粮食主产镇,规划建设100万亩高产稳产粮食示范区,亩产达到1200公斤以上。在示范区内整建制创建5个高产示范镇(附件3—表1),单产水平逐年递增5%以上。高标准建设17个万亩高产示范片(附件3—表2),亩产达到或超过1250公斤。在粮食主产区,发挥粮多的优势,搞好农牧结合,积极发展养殖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粮食附加值,进一步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花生产业。以高产稳产、安全优质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单产,在张戈庄、蓼兰、白埠、万家等16个花生主产镇(街道)规划建设40万亩优质高产花生示范区,亩产达到360公斤。在示范区内整建制创建3个高产示范镇(附件3—表3),单产水平逐年递增3%以上。建设万亩高产示范片10个(附件3—表4),平均亩产达到或超过380公斤。

3、蔬菜产业。稳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积极膨胀设施栽培规模。至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较目前增加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突破30万亩,总产达到310万吨,产值达到46亿元。规划建设32万亩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包括4万亩马家沟芹菜基地,12万亩仁兆大蒜基地,8万亩蟠桃大姜基地,8万亩明村西瓜基地。在示范区内建设5处高标准蔬菜示范园,即:改造升级马家沟芹菜产业示范园,高标准建成乐义(平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南村、仁兆、古岘等蔬菜主产镇新规划建设3处蔬菜示范园。按照露天蔬菜2000亩,设施蔬菜200亩的标准,新建20处蔬菜标准园,其中露天蔬菜标准园12处(附件3—表5),设施蔬菜标准园8处(附件3—表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设施蔬菜标准园规模,规划建设300个以上冬暖式大棚的设施园区5处,其中500个以上的2处。

4、果品产业。稳步扩大果品种植面积,重点打造集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果品示范区。到2015年,全市果品面积达到45万亩,较目前增加6万亩,总产达到60万吨,产值达到25亿元。规划建设42万亩特色生态果品生产基地,包括特色葡萄生产基地12万亩,甜樱桃生产基地10万亩,苹果生产基地20万亩。集中力量扩大设施甜樱桃生产规模,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效益最高的万亩设施甜樱桃生产基地。加大标准园创建力度,按照露天果园500亩以上,设施果园200亩的建设标准,新建标准果园30个,其中露天果品标准园24个(附件3—表7),设施果品标准园6个(附件3—表8)。巩固提升标准果园建设成果,集中打造融旅游、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平度”生态农业品牌,建设农业观光示范区。

为适应我市粮、油、菜、果产业发展,以加快农作物良种示范推广和繁育体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做大做强种苗产业,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优良种苗,确保四大产业健康发展。完善市镇村“三级”良种示范推广体系,建设1个百亩市级良种示范展示中心,29个镇级良种示范点,290个村级良种示范点(附件3—表8),确保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壮大青丰种业、金华元种业、天地园种苗等育种育苗企业,建设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附件3—表9),确保良种贡献率达到40%以上。加强自主创新,鼓励企业进行新品种培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体系。完善种子质量检测体系,确保用种安全。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通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等措施,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条。到2015年,发展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个、省级龙头企业5—6个,青岛市级龙头企业10个以上;培育50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提升6大农产品批发市场。

1、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重点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扶持壮大国家级龙头企业青岛天祥食品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青岛众地坚果食品有限公司和6个青岛市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青岛千叶食品有限公司、青岛凯乐制粉公司、青岛花帝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后备力量。沿三城路、朱诸路两侧,涉及长乐、店子、李园、同和、郭庄、张戈庄、南村、仁兆、古岘、云山等镇(街道),积极引进、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坚持集群式发展,对郭庄镇辖区已形成的20家粮油、蔬菜加工企业实行综合配套服务,培育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集聚区,打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样板区,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梯次发展的格局。

2、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服务组织。通过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和社区服务组织,引导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农户与服务组织之间开展广泛的联合与合作,形成一大批目标一致、风险共担、利益均享、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选择50家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附件4),在技术指导、品牌培育、基地扩建、设施配备、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3、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依托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发展壮大各类批发市场,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不断完善我市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升级改造南村蔬菜和何家店花生两处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集电子结算、质量检测、信息网络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配套电子拍卖大厅和商品展示大厅,建成集物流、仓储、深加工于一体的面向全国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仁禾生姜批发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生姜批发市场。规范发展明村西瓜、旧店苹果、云山甜樱桃等批发市场,不断扩大规模,增加影响。

(三)强化农产品品牌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之都

实现农业由标准化向精致化的跨越,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推进农产品从传统品种向高端特色名牌迈进,全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之都。

1、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依托我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地标”产品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集中打造平度地理标志保护城市名片。

2、加强“三品一标”产品认证。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基础,以绿色食品认证为中坚,以有机食品和“地标”产品认证为顶端,加大产品认证力度,五年内完成“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25个以上,“地标”产品达到12个。

3、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积极创新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新途径,全力办好“四节四会”(云山大樱桃节、明村西瓜节、大泽山葡萄节、马家沟芹菜节;青岛花生博览交易会、旧店苹果展示交易会、仁禾生姜交易会、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提高节会吸引力和对外影响力。依托各类媒体和农业展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名牌农产品推荐展销活动,争创青岛、省、国家级名牌农产品。

4、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不断强化市质检站检测功能,在蔬菜主产区建立镇级农产品质检站,进一步完善市镇两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每年检测农产品样品28000个以上。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利用数字代码标记农产品,实现产品可追溯。在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推行市场准入制,强化产地市场质量监管。积极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5、加强品牌管理和保护。农业、工商、质监、食品监管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不断完善农产品品牌管理办法,对全市农业品牌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做好产品品牌、知名商标的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保证我市农业品牌的质量和信誉,提高全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保证示范区技术领先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示范区农业集约生产、科学生产,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1、健全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积极创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规划建设区域农技推广中心站,增强基层服务设施功能。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等组织的科技人员力量,发展多元化农技推广模式,使农技推广向队伍多元化、行为社会化、形式多样化发展,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在加强传统技术推广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科技推广载体,进一步增强农业信息网站、技术推广刊物、12316热线等新载体的服务功能,加快新技术的传播速度。利用职教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教育等培训手段,对全市农民进行广覆盖的教育培训。

2、集成推广“十大”技术。以优势主导产业区为单元,以良种良法配套为主线,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推广要求,着力推广小麦“四高一改”高产栽培、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十大”节本增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附件5),并在每个产业区设立新技术示范点,加速推广“十大”技术,全面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3、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及广大农村劳动力为主要对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与信息服务。进一步做好科技联户工作,不断扩展联系范围和服务项目。积极开展科技下乡、科技赶大集等多种形式的“情系三农”服务活动。每年培训村、合作社技术骨干600人,培训新型农民5000人,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次。

4、不断加大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交流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强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科院等单位的联系合作,引进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开展农产品深度加工、保鲜储运、生物技术等科技攻关,推动产学研结合。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签定科技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技术依托单位和部门职能,建立健全紧密衔接、良性互动发展的机制。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有效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扶贫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农机补贴、土地复垦等项目,集中投入示范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投入各类资金10亿元,用于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渠系配套等农田设施,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建设田间综合设施配套、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五年内,改造中低产农田36.6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率达到65%,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5%以上。

2、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强化耕地质量管理,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制度,推进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平衡。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农业机械化。到2015年,测土配方施肥率达到100%,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

3、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新建1.6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3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8处,达到25处,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重点林业工程,推进农田林网建设,打造大泽山生态控制区,增强生态功能。

4、加强村庄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加强村内道路、村内小型水利、村内公共环卫、村内公共绿化等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机制,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示范区领导小组

成立由市政府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农机局、农工办、财政局、发改局、科技局、国土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服务业发展局、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平度支行为成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领导小组(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农业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运作机制,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指导、协调,项目资金的整合、使用。围绕示范区建设内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培植特色,优化投资环境,搞好服务等。

(二)加强技术指导,成立示范区技术指导办公室

集中技术力量,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指导办公室,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农业局局长任副主任,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农机局、科技局分管领导,农业局相关站(科、室)负责人任成员(附件2)。技术指导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和发布有关技术操作规程,搞好科技规划,整合各方面科技力量,解决技术难题。围绕建设内容,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及时对有关科技信息和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搜集、整理和发布,做好全方位技术服务。

(三)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

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按照“项目集中投入、政府配套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民筹资筹劳”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集中投入建设。全力争取国家、省和青岛市扶持资金,对上级各类农业、农机、水利、科技等扶持项目进行有效整合,重点向示范区倾斜。加大财政投入,每年列支专项资金3000万元支持示范区建设。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培育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工商业资本和社会资金更多的进入农业领域。健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增加农业发展信贷支持。规范筹资筹劳程序,鼓励农民自筹资金。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有效整合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确保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

附件:1、粮油菜果产业建设规划表

2、50个重点培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3、“十大”农业节本增效技术

附件1:

粮油菜果产业建设规划表

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表1)

 

涉及村数

种植面积(万亩)

亩产(公斤)

蓼兰

71

6.4

1250

崔家集

85

10

1220

万家

91

10

1210

白埠

87

11.5

1200

张戈庄

60

17.0

1230

合计

394

54.9

 

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表2)

 

示范片个数

亩产(公斤)

蓼兰

1

1300

崔家集

1

1320

万家

1

1300

白埠

1

1280

张舍

1

1250

马戈庄

1

1260

灰埠

1

1270

长乐

1

1300

门村

1

1250

店子

1

1260

新河

1

1280

兰底

1

1250

张戈庄

1

1300

店子

1

1250

明村

1

1260

田庄

1

1320

南村

1

1300

合计

17

 

整建制花生高产创建(表3)

 

涉及村数

种植面积(万亩)

亩产(公斤)

蓼兰

71

2.5

349

张戈庄

60

2.1

352.5

崔家集

85

2

355

合计

216

6.6

 

花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表4)

示范片个数

亩产(公斤)

蓼兰镇

2

389

张戈庄镇

1

385

崔家集镇

1

390

万家镇

1

388

白埠镇

1

382

麻兰镇

1

385

祝沟镇

1

380

崔召镇

1

383

门村镇

1

385

合计

10

 

露天蔬菜标准园建设(表5)

 

镇(街道)

个数

作物种类

面积(亩)

古岘

2

生姜、大蒜

6000

李园

1

芹菜

2000

蓼兰

1

大葱、菠菜

2000

仁兆

3

芋头、大蒜、生姜

8200

郭庄

3

胡萝卜、圆葱、辣椒

6600

明村

2

生姜、西瓜

5800

合计

12

30600

 

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表6)

 

个数

作物种类

面积(亩)

南村

2

黄瓜、西红柿

400

明村

2

樱桃西红柿、黄瓜

400

古岘

1

黄瓜、西红柿、茄子

200

崔家集

2

西红柿、黄瓜

400

门村

1

黄瓜、西红柿

400

合计

8

1800

 

露天果品标准园建设(表7)

 

个数

作物种类

面积(亩)

旧店

6

苹果

4200

大田

3

苹果

1500

崔召

2

苹果

1000

云山

1

苹果

500

祝沟

1

苹果

500

大泽山

5

葡萄

3000

店子

3

葡萄

2000

马戈庄

1

葡萄

500

麻兰

1

500

门村

1

500

合计

24

14200

 

设施果品标准园建设(表8)

 

个数

作物种类

面积(亩)

云山

4

樱桃

800

祝沟

1

草莓

200

大泽山

1

葡萄

200

合计

6

1200

 

市镇村“三级”良种示范推广体系建设(表9)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

个数

面积(亩)

蓼兰镇

市级良种示范展示分中心

1

100

各镇

镇级示范点

29

5-10

每镇10个村

村级示范点

290

3-5

 

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表10)

 

建设地点

作物

面积(万亩)

预计产量(万公斤/万株)

蓼兰、万家、白埠

小麦

13

5000

蓼兰、张戈庄、南村

花生

10

2000

古岘、南村、明村

蔬菜

7

1000

大泽山

苗木

0.03

500

 

附件2:

50个重点培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青岛立山果蔬专业合作社 青岛杨家顶子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坊头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琴鑫园芹菜产销专业合作社

青岛平度市徐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青岛六里蔬菜合作社

青岛得兴果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前双丘蔬菜合作社

青岛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 青岛崖头蔬菜合作社

青岛尚河头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大黄埠樱桃西红柿合作社

青岛明兴葡萄专业合作社 青岛虹波大姜合作社

青岛爱迪尔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青岛窝洛子大姜产销合作社

青岛北高果品专业合作社 青岛沙北头蔬菜合作社

青岛尧坤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金山水蔬菜合作社

青岛曦杰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市姜家埠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宏利德果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众想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南寨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青岛丰富达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德召瓜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平马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青岛云岭果品专业合作社 青岛大黄埠西瓜专业合作社

青岛神巧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长生果花生专业合作社

青岛郑家张村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农丰乐果品专业合作社

青岛采育小麦专业合作社 青岛岔道口草莓专业合作社

青岛鸣涵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钱家庄圆葱专业合作社

青岛宏征辣椒专业合作社 青岛团结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高丰润汪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天雨花生专业合作社

青岛富源达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伟良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

青岛五龙埠葡萄专业合作社 青岛东沙沟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大鹏小麦专业合作社 青岛市兴农粮食专业合作社

青岛古岘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岛颖福达花生产销专业合作社

附件3:

“十大”农业节本增效技术

  1、小麦“四高一改”高产栽培技术

“四高”是通过精准定量与分期施用肥料,培育高肥力土壤;持续试验筛选,推广济麦22号、青丰1号、烟农23号等高产广适品种;适期适量,精耕细作,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科学肥水运筹,创建高效群体;“一改”即改革种植方式,推广大畦小背模式,实行大区域化规模轮作。

(1)培育高肥力土壤。亩产600kg以上的麦田要求土层深度100cm以上,耕作层25cm以上。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全氮含量0.09%以上,碱解氮(N)80mg/kg以上,速效磷(P2O5)25mg/Kg以上,速效钾(K2O)90mg/Kg以上。亩施优质土杂肥2000kg以上,或腐熟鸡粪1000kg左右,纯氮(N)15~16kg,磷(P2O5)7~8kg,钾(K2O)6~8kg,硫酸锌1~2kg。总施肥量中,将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锌肥,氮肥的40%,钾肥50%作底肥;60%的氮肥和50%的钾肥留作追肥。亩产700kg以上的麦田要求土层深度100cm以上,耕作层25cm以上。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4%以上,全氮含量0.09%以上,碱解氮(N)90mg/kg以上,速效磷(P2O5)35mg/Kg以上,速效钾(K2O)100mg/Kg以上,土壤pH值6~8。亩施优质土杂肥3000kg以上,或腐熟鸡粪1000kg左右,纯氮(N)20kg,磷(P2O5)10kg,钾(K2O)10kg,硫酸锌1~2kg。总施肥量中,将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锌肥,氮肥的40%,钾肥50%作底肥;60%的氮肥和50%的钾肥留作追肥。

(2)选用高产品种。目前可选用济麦22、烟农23、烟农24、青丰1号等高产稳产品种。

(3)提高播种质量。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15-25 cm,打破犁底板结层。结合耕地按标准施入有机肥和化肥。要耙细耙透,消灭明暗坷垃,整平地面并作畦。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播前墒情不足的应造墒,秸秆还田的麦田提倡浇蒙头水。适宜播期为10月2日至10月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5日至10月12日,青丰1号、烟农24等冬性品种适当早播,济麦22等半冬性品种适当晚播。精播机播种,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种植。亩播量4~8 kg,亩基本苗8~16万。播种时注意用辛硫磷等药剂防治地下害虫。

(4)创建高效群体。实现亩产600kg以上产量合理的群体发展动态指标为:基本苗8-16万,冬前亩总茎数60—80万,年后最大总茎数80—110万,亩穗数45—52万,穗粒数33-36粒,千粒重40~44g。实现亩产700kg超高产的合理群体动态指标应调控在每亩基本苗8-12万,越冬前茎蘖数65-80万,春季最大茎蘖数100万左右。亩穗数50-55万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2-45g左右。目前理想品种为济麦22号,其产量构成因素指标分别为亩穗数54.2万,穗粒数35.7粒,千粒重43g。群体发展动态指标:基本苗13.8万/亩;冬前总茎数75.1万/亩,为成穗数的1.4倍;春季最大分蘖107.5万/亩,为成穗数的2倍。

(5)改革种植方式。实行大区域化种植,粮油或粮经、粮菜规模轮作,大力推广大畦小背种植方式,要求畦宽2.8-3.2m,畦背35—40cm,种植12-16行小麦,平均行距20-25cm。

2、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

(1) “一增”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使玉米种植密度与品种要求相适应,比以前套种亩增500株左右。

(2)“四改”: ①改种耐密型品种。②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在前茬冬小麦施足有机肥(2500公斤/亩以上)的前提下,夏玉米以施用化肥为主。根据产量指标和地力基础确定施肥量,一般按每生产100公斤籽粒施用氮(N)3公斤,磷(P2O5)1公斤,钾(K2O)2公斤计算需肥量。缺锌地块每亩增施硫酸锌1公斤。一般将氮肥的30-40%、磷、钾、微肥在机播时和种子隔开同时施入,其余60-70%的氮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高产田在肥料运筹上,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苗肥施入氮肥总量的30%左右加全部磷、钾、硫、锌肥,以促根壮苗;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55%~60%,第11~12片叶展开)追施总氮量的50%左右,以促穗大粒多;花粒肥在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15%~20%,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粒重。③改套种为直播。用精播机进行播种,播种量一般在2.5~3斤/亩。一般播种后造墒,保证了出苗整齐。种植规格一般等行距为50~65厘米;大小行种植的,大行距为80~90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播种深度为3~5厘米。④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玉米机械直播,不改变壤结构,通透性好,提高了土壤渗水性能,不易形成涝害,机械化操作,播种质量提高,出苗整齐,提高了玉米生长的整齐度。

3、花生 “一晚、两高、三精” 栽培技术

花生“一晚、两高、三精”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适时晚播,选用高肥力土壤和高潜力品种,精选种子、精细播种和精心管理。

(1)适期晚播。目前,我市生产上推广的花生品种主要为早中熟品种,农民大多习惯在4月中旬雨后抢墒播种。此时,5厘米地温低且不稳定,播种过早,易遇到倒春寒天气,造成低温冷害和冻害,诱发病毒病、根腐病、茎腐病的发生,造成枯叶或死苗。另外,开花下针期正值6月上旬,正是雨季前的旱季,影响开花下针,使结果期分散,甚至形成几茬果,是造成收获期发芽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适当晚播晚收,使花生生育进程适应气候,是确保花生增产的有效措施。示范区花生的播种时间以5月1日至5月10日为宜,比常年推迟10天左右。

(2)选用土层深厚的高肥力土壤。良好的土壤条件是获得花生高产的基础。选择全土层深厚,耕作层肥沃,结实层疏松的沙壤土,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2年内未种植过花生等豆科作物。一般要求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全氮0.09%-0.1%,碱解氮90mg/㎏以上,速效磷30mg/㎏以上,速效钾90mg/㎏以上。

(3)选用高潜力优良品种。重点选用中熟、产量潜力大、耐肥水、综合抗性好,并已通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如花育22号、花育25号、花育16号等。

(4)精选种子。花生种子一要纯度高,二要籽仁饱满,三要发芽率高,总发芽率要在95%以上,播种前要经过严格的一晒两选。一晒即播种前一周左右选晴日连晒2—3天,增强种皮的通透性,打破种子休眠,杀死荚果上的病菌;两选即果选和米选,选符合本品种特性的饱满荚果,选一、二级米下种,其余的不能做种用。

(5)精细播种。可亩施优质圈肥5000—6000公斤,或使用有机质相当的其他种类的有机肥,化学肥料如纯氮和五氧化二磷各14—16公斤,氧化钾17—20公斤。提倡施用缓释氮肥,其施用量占氮肥总量的2/3—1/2。除大量元素外,还应适当配施一些钙、硼、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全部有机肥、2/3磷钾化肥和1/3的氮素化肥及微肥结合冬耕或早春耕,在耕地前铺施,然后深耕25—30厘米。剩余的肥料在春季起垄前撒施,然后旋耕15—20厘米,随即起垄。三月下旬至播种前,可结合施肥用旋耕机旋地,切实做到地平、土细、肥匀。按垄距85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垄上小行距30—35厘米,垄高10—12厘米起垄,土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70%左右,5日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度,即可播种。花生播种后至出苗前,垄沟垄面全面喷施一遍800倍多菌灵药液,每亩50—60公斤,以降低有害病菌数量。

(6)精心管理。①花生播种后10天左右顶土出苗,应及时开孔放苗,防止高温或日光灼伤幼苗;花生苗期要注意防治蚜虫和蓟马,确保壮苗早发。②及时防治病虫害:自7月上旬开始,每间隔10—15天叶面喷施杀菌剂,防治花生叶斑病;在结荚期用辛硫磷等农药灌墩,防治蛴螬或金针虫;在7—8月份的高温多湿季节,及时发现并查治棉铃虫。③遇旱浇水、控制徒长:在花生盛花期和结荚期遇旱,要及时浇水,7—8月份,连日降雨田间积水时,要及时排水。当花生主茎高达到或超过40cm时,应叶面喷施化学抑制剂1—2次进行控制,防止因徒长造成倒伏。④花生生长发育后期,主要是继续防治花生病虫害,叶面追肥,及时排涝,适时收获等。

4、设施蔬菜标准化建造及配套栽培技术

通过对现有的多项实用技术筛选整合,优化棚室结构,提高生产性能,形成设施标准化建造和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1)设施标准化建造技术:前屋面角提高到24ο~26ο,保温后墙采用“砖+中空或其他保温材料+砖”三层异质复合结构,采用镀锌钢管等高强度无立柱结构和生态转光膜、EVA复合膜、轻质保温被等新型外覆盖材料,提高设施的采光和保温性能。

(2)配套栽培技术:①选择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温室大棚专用型蔬菜品种,采用温汤浸种、穴盘育苗、嫁接换根等技术培育无病壮苗。②应用杀虫灯、防虫网、黄板诱杀、银灰板驱避、声频发生器、高温闷棚等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③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与节水栽培措施相结合,控氮、增磷、补钾和配施微肥,同时推广应用有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规范使用比例、数量及方法,通过微灌、施肥一体化技术,节水并减少肥料污染。④采用棚室内立体种植模式。根据品种熟性及植株高矮、生长期等差别,搭配种植适宜的蔬菜种类。⑤合理安排蔬菜栽培前后茬口,实行淡季多茬栽培,旺季主副茬栽培,调节市场供应。

5、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

通过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并组合配套,进行蔬菜健身栽培,提高其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减少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达到无污染栽培的目的,生产出高质量的蔬菜产品。

(1)选用优质抗病品种,播前进行浸种、消毒等处理措施,降低种子传播病毒的可能性。

(2)采用同种蔬菜、不同种类蔬菜、菜果等棚室内立体种植模式。同种蔬菜根据品种早、中、晚熟性,不同种类蔬菜依据植株高矮、生长期等差别,合理搭配种植结构,菜果间作根据果树品种及空间大小搭配种植适宜的蔬菜种类。

(3)合理安排蔬菜栽培前后茬口,实行淡季多茬栽培,旺季主副茬栽培,调节市场供应。

(4)采用遮阳网、防虫网覆盖栽培,推广应用声频发生器等物理技术。

(5)采用有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推广有机栽培,提高蔬菜品质。

(6)通过应用节水栽培措施,示范推广按时、按需提供肥水的微灌、施肥一体化技术。

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1)土壤测试。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农户了解并获得地块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供肥能力等信息。

(2)肥料配方设计。根据土壤状况、作物需肥规律,由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分析研究有关田间试验数据等技术资料,按照作物种类、目标产量,根据一定产量指标的农作物需肥量、土壤的供肥量,以及不同肥料的当季利用率,选定肥料配比和施肥量,制定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

(3)加工配方肥。配方肥定点加工企业按配方生产加工配方肥,建立推广营销网络,向农民供应质优价廉的配方肥。

(4)科学选肥购肥。农业部门为农户制定和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农户根据施肥建议直接选购使用专用配方肥,或者按照配方自行选配肥料。

(5)科学合理施肥。农业部门加强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根据种植的作物及其目标产量,确定合理的施肥时期、施肥数量、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7、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技术

采用分节插接式滴灌、膜下微灌技术模式。

(1)在对大棚种植业户施肥情况调查和大棚土壤进行化验的基础上,根据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设施蔬菜需水需肥特点,确定出设施蔬菜滴灌施肥条件下的经济灌溉水量和养分的合理用量、养分比例关系,制定出施肥配方,配制出专用滴灌肥,进行统一滴灌配方施肥。

(2)制定施肥方案。根据大棚栽培时间,制定设施蔬菜滴灌施肥技术方案,施肥为基、追结合。撒施腐熟鸡粪为基肥,数量60吨/公顷。追肥施用专用滴灌肥,要根据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状况确定滴灌量、间隔时间和施肥量。

(3)施肥方法。滴灌施肥将肥料溶解在桶中,灌水时肥料溶液随水注入到灌溉系统中,施在近根处。追施所用肥料为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施肥时间控制在40-60分钟之间,防止由于施肥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造成的施肥不均或者不足。一般在下午4点以后,滴灌总用时间为2.5-4小时。加肥结束后,灌溉系统要继续运行30分钟以上,以清洗管道,防止滴管堵塞,并保证肥料全部施于土壤,并渗到要求深度,提高肥效。

(4)注意做好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8、果树标准化生产技术

(1)新品种模式化建园技术。示范推广苹果矮化密植建园技术,配套支架栽培及微灌设施,应用新的整形修剪方式,建设现代果园。

(2)密植郁闭园改造技术。针对苹果、桃老果园郁闭、风光条件差等问题,进行改造,减少枝量,增加透光,平衡树势。

(3)设施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葡萄、桃、大樱桃、草莓、等保护地栽培技术,提早上市,增加效益;示范推广晚熟大樱桃、鲜食葡萄防雨栽培技术,防止裂果,减轻病虫危害,提高效益。

(4)果实套袋技术。示范推广苹果、葡萄、桃等果实套袋技术,推广优质果袋,减少农药污染和用药,提高果品质量。

(5)农艺节水技术。推广果园生(覆)草技术、“起垄栽培、树下覆膜、小沟灌溉”和土壤保水剂应用技术,提高节水和蓄水保墒能力。

(6)土壤改良技术。在土壤pH值低于5.5的苹果园,示范推广酸化土壤改良技术,施用酸化土壤改良剂,增施有机肥。

(7)反光膜应用技术。在苹果、桃、大樱桃等果园推广反光膜应用技术,增加光照,提高着色均匀度,改善果实外观质量。

(8)绿色控害技术。综合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粘虫板、生物农药等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果品安全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9)标准化采收技术。示范推广苹果成熟度检测技术,确定最佳采收期,提高果品质量标准。

9、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该技术主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与物理诱杀技术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果菜田病虫发生危害,提高农作物病虫防治的科技含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

(1)黄色粘虫板诱虫技术。利用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害虫的趋黄习性,在蔬菜大棚内悬挂一些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

(2)性诱剂防治蔬菜害虫技术。性诱剂(性信息素诱杀剂)是昆虫成虫分泌的一种能够引诱同种异性昆虫前来的性外激素。使用性诱剂,可有效诱杀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等害虫的雄性成虫,针对性强,可以减少田间落卵量,降低卵孵化率和幼虫量,控制为害。

(3)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害虫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运用了能避开天敌习性的光源及波长,具有保护天敌、杀灭害虫的性能。频振式杀虫灯每台控制30—60亩地。

(4)天然除虫菊素防治害虫技术。天然除虫菊素是一种以触杀为主的神经毒剂,能迅速击倒、杀灭害虫,主要防治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而且对人畜安全无毒,对环境无污染。

10、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机械化秸秆还田核心技术是采用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入田中,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黏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直接变废为宝。

(1) 用联合收获机收小麦时,一般留茬在20—40厘米,机械铺放秸秆或抛撒碎秸秆要均匀,粉碎后的麦秸长度应不大于15厘米。免耕播种夏玉米应使用带分禾器,使用能施种肥的免耕播种机。播种或定苗后,应根据实际情况,按要求及时喷洒杀虫剂和除草剂。

(2) 玉米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时,要注意防止漏切。粉碎长度不超过10厘米,根茬破碎率应达到86%以上。这样有利于秸秆、根茬的尽快腐解和下茬作物的播种。玉米秸秆还田时,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还田的秸秆应尽可能保持青绿,此时秸秆含水率和糖分较高,利于切碎和腐解。秸秆还田后应及时补水促进秸秆腐解,大田越冬前要浇好封冻水,以沉实土壤,促进秸秆腐烂分解。

(3) 采用免耕或浅耕播种的区域,秸秆粉碎还田补施氮肥后,要立即旋耕或耙地灭茬,使秸秆均匀分布在10厘米的耕层内。若进行深耕翻埋时,耕深应不小于23厘米,耕翻后应及时镇压,以消除秸秆造成的土壤架空,为播种创造条件。

(4) 秸秆还田的数量和时机。一般秸秆还田数量不宜过多,每亩还田300—400公斤为宜,否则耕翻难于覆盖。一般掌握秸秆含水量30%以上时,还田效果好。

(5) 调整碳氮比。一般秸秆直接还田后,适宜秸秆腐烂的碳氮比为20∶1到25∶1之间,而秸秆本身的碳氮比值都较高,玉米秸秆为53∶1,小麦秸秆为87∶1。这样高的碳氮比在秸秆腐烂过程中就会出现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吸收土壤中的速效氮素,把农作物所需要的速效氮素夺走,使幼苗发黄,生长缓慢,不利于培育壮苗。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入氮素化肥,保持秸秆合理的碳氮比。一般每100公斤风干的秸秆掺入1公斤纯氮较合适。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