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全文

《湖北枣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全文

总则

  第一条:规划说明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为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将枣阳市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高地,推动全市农业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产业,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动力;大力推进强农富民工程,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2004年-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枣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枣阳市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枣阳年鉴(2010)》

襄阳市委、市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

枣阳市委、市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

第四条:规划范围

枣阳市行政区域,辖12个镇、3个办事处、1个开发区和2个农场管理区,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详见图1)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分析

  枣阳市位于鄂西北,是农业大市和粮食生产大市。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2°30′-113°00′,北纬31°40′-32°20′之间,全市南北长78公里,东西宽53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东临江汉,西通巴蜀,南接荆楚,北达中原。汉(武汉)丹(丹江口)铁路、316国道和汉(武汉)十(十堰)高速、寺沙省道贯穿全境,并与京(北京)珠(珠海)高速、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相通,距襄阳机场40公里。全市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辖12个镇、3个办事处、1个开发区、2个农场管理区,521个村,3651个村民小组。粮食生产是枣阳的传统优势产业,水果、畜禽和水产业发展迅速,现代农业初具雏形。

一、发展优势

(一)资源禀赋突出,自然环境优越

我市处在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等特征,非常适宜粮食作物、水果和畜牧业生产。全市土壤资源丰富,分为4个土类,8个亚类,20个土属,40个土种。第四纪粘土沉积物母质发育的土壤面积较大,可改造性强,适宜机耕,酸碱度适中,增产潜力大。全年日照时数年平均21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8%,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1.1千卡/平方厘米,是全省最高的地区之一;年降雨量850-1000毫米,全年雨日90天;年平均温度为15.4℃;无霜期全年269天,等于或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平均4899℃。全市共有大小河流44条,总长500余公里,均属于唐白河水系。截至2010年底,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73座,总蓄提水能力达到14.1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3.63万亩,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灌溉条件。

(二)农业规模总量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

农业块头大,农产品丰富。枣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粮食主产县,2010年全市农业人口72.68万人,18.7万户,农村劳动力44.59万人。耕地面积164.48万亩,居湖北省第二位,其中,旱涝保收面积76.3万亩。2010年,农业总产值92.16亿元,比“十五”末的51.61亿元增长178.6%。其中,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之比为11.64:9.02: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62.31万亩,总产24.87亿斤;全市优质桃产业规模大,常年生产面积20万亩,总产22万吨,被誉为“中国桃之乡”;2010年末,全市生猪出栏92.08万头,家禽出笼2584.1万只,肉类总产16.56万吨,居全省第二位,禽蛋产品产量6.5万吨,是湖北畜牧生产大市;水产可养殖面积20.9万亩,产量4.32万吨,是鄂西北水产大市(县)。2010年,全市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6830元。

粮食生产规模大,高产创建成绩优。本地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粮食作物、水果和畜牧业生产。近年来,我市围绕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优质粮棉油、水果种植格局已经形成,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其中,粮食优质率85%,水果优质率90%。进入本世纪以来,曾于2004、2006、2007、2008年四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称号,三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3-2010年的8年间,全市粮食总产两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六年位居全省第二位,近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4亿斤以上。2010年,我市共承担农业部和湖北省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基地10个,其中小麦7个、水稻和棉花各1个,高产创建面积9万多亩亩,涉及农户14684户;承担标准果园创建面积0.5万亩;高产创建的数量和面积在全省所有县市均名列第一。全市以此为契机,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推广普及粮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种植,2010年单产再创新高,小麦单产512.05公斤,比上年增加15.52公斤;水稻单产713.86公斤,同比增加6.3公斤;棉花单产116公斤,同比增加8.6公斤/亩,全部达到了验收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2011年经农业部批准,我市又成为全国50个小麦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市(县)之一,有高产创建示范片41个,示范面积超过45万亩。其中:小麦高产创建片20个,水稻14个、玉米6个、棉花1个。

(三)农技推广体系健全,科技应用步伐加快

“十一五”以来,我市坚持主要农作物品种发布制度,实施种子工程,着力解决品种多、乱、杂现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全市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主要作物良种普及率逐年提高。以节本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为重点,推广普及六大类50项实用技术。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项目、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和院市(省农科院与枣阳市政府)共建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农民科技素质。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年培训农民3000人以上,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2009年开始,认真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市)项目,恢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事业单位性质,定编、定人、定岗、定责,实行服务在镇、管理在县的派驻制管理模式,形成了市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镇有农技站、村有科技示范户的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实行“公平竞争上岗、推广任务定责、按质按量付酬,全程合同管理”的工作机制。全市农业技术人员126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中级职称198人,结构日趋合理。市财政按农业人口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统筹解决乡镇农业事业费750万元,全市用于农技、特产、畜牧、农机推广“以钱养事”资金86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配套271.7万元。由于工作条件改善、福利待遇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热情提高,为先进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枣阳历史悠久,自秦设蔡阳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里是更始帝刘玄和中国十大明君之一的汉光武帝刘秀故里;是驾驭“神六”遨游太空的英雄航天员聂海胜的家乡。枣阳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形态比较丰富的县市,新石器时代的雕龙碑遗址、九连墩战国楚墓、千年古刹白水寺等文化遗存,充分体现了中华石文化、青铜文化和铁文化的精华。

(五)区位优势独特

与枣阳市毗邻的随州市、襄州区、宜城市、钟祥市及河南省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均为农业大县(市),且新野县也是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县,发展现代农业,既可以实现县域间的优势互补,又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十一五”期末,全市仍有近30万亩的中低产田没有改造,大部分耕地因常年偏重施化肥,土壤板结严重。区内机耕路及田间渠道网络不健全,防灾减灾能力差。目前全市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9%,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6.4%。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植物检疫网点和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防止突发性病虫的能力较差。

2、农业结构调整仍然困难。主要是:传统作物仍占主导地位,优势特色高效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滞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步伐较慢;2010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17.2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0.7%,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仍有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破解,尤其是农村缺劳和农民素质不适应现代农业的问题影响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农业企业与农民在用工上的矛盾相对突出,用工成本成为产业发展中较大的成本,企业与农民难以实现双赢的格局,影响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3、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发展依然不够。与大农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不足、规模不大。2010年全市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为1:1.9,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水平相对滞后,农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发展不协调,加工转化率、增值率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力不强,难以有效带动农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4、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很多。主要是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民盲目使用化肥、农药的问题一时难以改变,对土壤地力、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加重;农业投入品市场放开后,经营分散,违禁农业投入品管理十分困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仍需完善,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农业行政执法与质量检测经费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较差。

5、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依然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以钱养事”新机制有待完善,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以落实到位;二是农技队伍人员老化、青黄不接;三是对基层农技队伍培训不够,知识有待更新;四是农村实用人才和职业技能培训有待加强。五是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

三、发展有利条件

1、国家对产粮大县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粮食主产县、农业大县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这将为我市理顺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格局由东向西梯度转移进程加快,我市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1.1:19.9:39.0调整到2010年的24.2:43.7:32.1;形成了以二产、三产业促进一产业发展的局面。发展农村新型工业化将为农民大量转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城镇化则将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实现“三化”同步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3、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枣阳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中部崛起战略纵深推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结合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着力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基地,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枣阳是全省46个重要的粮食主产县市之一,是实施现代农业的重点推进区域,承担着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主体功能。通过实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可以夯实主产区优势,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中原经济区战略启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枣阳与河南省接壤,与南阳市毗邻。中原经济区首要的战略定位就是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这将对枣阳发展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提供得天独厚的区位发展机遇,且有利于地区融合发展,密切与周边经济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协调组织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我市地处襄阳市东部,境内的白水寺风景区和白竹园寺风景区2个3A级风景区是鄂西文化旅游圈内重要的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可以使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助力。

4、农产品品牌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较强,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市的“章陵”牌面粉、面条,“贤德”牌面粉、“洋荡”牌面粉、“久哥”牌面粉、“四井岗”牌油桃等5个品牌农产品被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4个“湖北省著名商标”(“洋荡”、“汉光”、“章陵”、“久哥”)。农产品注册商标130个。这些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优势明显,效益倍增,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知名度、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近年来,中央、省、市相继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措施,涉及公共财政体制、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等诸多重要领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将会更加宽松,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1 2 3 4 5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