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全文

《湖北荆门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全文

第三章思路与目标

  3.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强市富民战略,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优化农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农民培训,推进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中国农谷”,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示范引领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

3.2基本原则

坚持把确保国家战略要求、提升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作为根本任务。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要求,发挥国家粮棉油猪主产区的重要作用,切实承担起提高粮棉油、畜禽、水产、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重任。

坚持把“三化同步”、“两增同步”作为重大政策导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农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坚持把服务全市总体发展战略、促进实现经济总量“倍增计划”作为根本出发点。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与现代农业强市、新型工业强市、文化旅游强市、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实现全市经济总量“倍增计划”做出突出贡献。

坚持把探索发展模式、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探索既符合荆门特点,又顺应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确保可看、可学、可推广,为湖北加快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积累经验、提供样板。

坚持把政策支持、科技推广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着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激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投入农业发展,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3.3建设思路

以产业发展为基础,重点突出水稻、油菜、棉花、蔬菜、生猪、水产品等六大主导产业;以主要任务为抓手,牢牢抓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规模化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拓展农业功能等十大任务。以示范引领为主攻方向,倾力打造屈家岭现代农业核心区和京山桥米产业示范点等十三个示范点;以重大工程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实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

3.4发展目标

(一)战略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把荆门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猪水产品生产基地、全国著名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把荆门市打造成为全国闻名的“传统农业发祥地、现代农业样板区”。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具体目标

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75万吨,棉油菜肉蛋水产品产量年均增速均在4%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多做贡献。

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农林牧渔业产值年均增长7%,达到355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与农业产值比达到3:1;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显著提高。

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新增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50万亩。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00万千瓦,水稻插秧、油菜直播、油菜收获、畜禽养殖、渔塘增氧、渔业捕捞等关键环节实现机械化重点突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

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主要农产品和农资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数量大幅增长,“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200万亩。每个主导产业有1-2个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能力增强,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循环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升,水资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利用率显著提高。

农民收入显著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实现农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荆门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发展指标一览表

类别

指标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长(%)

主要农产品生产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259

275

1.2

棉花产量(万吨)

4.3

5.5

5

油料产量(万吨)

36

45

4.6

蔬菜产量(万吨)

164

200

4

肉类产量(万吨)

35.8

50

6.9

禽蛋产量(万吨)

12.5

20

9.8

水产品产量(万吨)

38.3

70

12.8

经济效益

农林牧渔业产值(亿元)

253

355

7

农产品出口额(亿美元)

0.6

2

27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亿元)

386

1065

21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1.5:1

3:1

农业劳动生产率(元/人)

14368

27000

13.4

土地产出率(元/亩)

2908

3500

3.8

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万亩)

225

275

4.1

设施农业面积(万亩)

15

30

15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100

100

水稻单产(公斤/亩)

680

750

2

农机总动力(万千瓦)

340

400

3.3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67

72

[5]

质量和品牌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99.6

>99

“三品一标”生产基地面积(万亩)

140

200

7.4

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数量(个)

3

8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组织比重(%)

30

80

[50]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比例(%)

11

20

[9]

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

71.8

80

[8.2]

可持续发展能力

土壤有机质含量(%)

1.85

2.02

[0.17]

灌溉水利用系数

0.48

0.7

[0.22]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70

80

[10]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

75

>90

[15]

农民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6951

12800

13

注:[]为累计数

1 2 3 4 5 6 7 8 9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