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全文

《湖北荆门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全文

第七章规划投资与效益分析

  7.1规划总投资

本规划重点实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十大工程,共85个重点建设项目(详见附表1),规划总投资359亿元。按照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原则,由政府、企业和农户等各种投资主体共同投资建设,其中政府投资89亿元、企业和农户等社会资金270亿元(表7-1)。

表7-1规划投资汇总表单位:万元

序号

名称

投资

资金来源

政府投资

社会资金

合计

3592900

892400

2700500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120000

117200

2800

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101000

48000

53000

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408000

181500

226500

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

2164100

161900

2002200

农业科技支撑条件建设工程

88200

68800

19400

现代种业工程

82100

36500

45600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20000

20000

0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

344700

169800

174900

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34800

32700

2100

现代农业示范工程

230000

56000

174000

7.2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规划实施将促进荆门市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发展质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提高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后,荆门市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2亿斤,新增棉花产量1.2万吨、油料9万吨、蔬菜36万吨、肉类14.2万吨、禽蛋7.5万吨、水产品31.7万吨,同时农产品加工能力大幅度提升,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猪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的地位更加巩固。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规划发展生态农业,推行循环农业模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土壤环境,严格农业投入物、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食用农产品全部达到质量安全标准,在基础条件好的地区,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荆门市生产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将显著提升。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通过重点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产品加工物流工程,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和农机化等基础服务体系,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通过发展循环农业,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和乡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2、经济效益

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将达355亿元,比2010年提高40%以上,土地产出率达到3500元/亩,比2010年提高2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7000元/人,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2800元以上,在2010年基础上年均增长13%。

3、生态效益

规划实施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肥地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植保技术,推广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种养业循环模式,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乡村水源和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